当你表达需求时,总会有人拒绝你;当你做了一件事时,总会有人否定你。
没有人可以完全围着你来肯定你、接受你、满足你,因为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。因此我们都有一个常识:你表达需求别人拒绝你,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。你做了一件看起来很好的事,别人否定了你,这也和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关系。我一直认为这是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。所以,当我开始讨论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很小心翼翼,不知道是否有必要。生怕伤了读者的兴致,浪费了时间。所以当我开始讨论,你觉得很废话很啰嗦,那你可以跳过,恭喜你发展的很健全。但是,每当我开课的时候,总会有这样的人来到现场,并提出这些让我吃惊的问题:老师,当我的朋友/恋人/领导......拒绝我的时候,我就很难受;
老师,当我的朋友/恋人/领导......否定了我做的事后,我就觉得我很不好;老师,我常常很自卑,羡慕别人,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,都不如别人;比如某某曾说,他很羡慕周围的人能搞好人际关系,能搞到客户,有学识和情商,而自己什么都没有,他很难过。有一次他很小心的找同事借一个东西,同事拒绝了他,他觉得很受伤,觉得自己不好,不被欢迎。再比如另外一个某某,他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,因为他害怕被拒绝。比如还有一个某某,他努力做了一件事情,产生了一个作品。结果受到了领导批评,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否定,他觉得很受打击。类似的某某们,总是让我不得不再次开口来完成这样的修通。我曾经无数次和他们探讨:为什么你害怕被拒绝和否定?答案居然是,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观点和期待:被拒绝和否定,就意味着我不够好。如果他们做了一件事,就要受到表扬。如果没有反而得到了批评,就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好而没有得到。他们期待别人从来不否定我,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我。一旦我表达期待,我就要被满足,不然我会很受伤。如果我不能确保一定被满足,那我宁愿不表达。这是什么神逻辑:你表达,别人就一定要满足你。你做了,别人否定了你,就是你不好。这是被伪装的、又赤裸裸的控制。实际上自卑、焦虑和害怕后面,都有着这样一份控制,期待别人可以无条件按照自己所需满足自己的控制。然后,我会慢慢跟他们去拨开这层面纱: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,都是的生命。谁也不是谁的父母,谁也没有义务去满足谁。谁也不具有他人的经验,因此对他人事件的评判,都只代表他个人自己的角度。换句话说就是:你做了一件事,别人否定了你。可能不是你的问题,而是否定你的这个人的问题。更或者是,这两个都有问题,而不只是你自己。比如说,我们遇到过太多喜欢盯着别人缺点而看不到优点的人,也见过太多嘴里只有批评而较少有表扬的人。他们对人、事、物的标准极高,一般的东西都入不了他们法眼。所以,他们评价某部电影、某个作品,首先能看到这个作品的哪里不足,他们能迅速发现缺点并给予指出。总有些人这样,尖酸、刻薄、高标准。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,你会被他否定。这不是因为你不好,而是因为他会否定大多数人。自信,就是我允许自己被否定!开朗,就是我允许自己被拒绝!这不代表我不好,我即使被他人这样对待,即使被万人唾弃,我依然看得清这个事实:我可以拿回自己的标准,来欣赏我自己。